什么是病态人格?
来源:青岛安宁医院 时间:2015-04-01 14:02:24

  什么是病态人格?病态人格又被成为是人格障碍,也有称其为精神病态,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的明显偏离正 常,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。这种人格的异常主要表现在情感和意志活动障碍,其思维和智力活动并无异常。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,明显干扰了其 社会和职业功能,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。什么原因会造成病态人格的出现呢?

 

  青岛安宁医院的医师表示,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。

  1、遗传因素:人格或个性心理特性的某些方面是受 遗传影响的。单卵双生儿出生后即分开,养育的双生儿人格测验记分与在一起生长的相似。可为佐证。另外精神分裂症谱系研究结果表明,此症寄养子直系亲属中分 裂型人格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寄养子直系亲属,偏执型人格障碍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。

  2、精神生物学因素:人格的生物学研究建立在客观诊断标准和定式检查基础上的研究,业已使得人格障碍的评定可信性明显增加。

  2、认知、知觉结构障碍:该障碍在精神疾病表现为 思维障碍、精神症状和社会隔绝。认知控制的轻微障碍往往以古怪、特殊言语,社会脱离等形式出现。认知/知觉结构是反映一个人对进入的刺激领悟和注意,并根 据自己过去经验予以信息加工,适当选择反应的能力。分裂型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即属于此维谱带的两极。

  3、冲动性、攻击损害:冲动控制不良以延缓或抑制动作的能力减低为特征,反映在精神疾病:如间歇性爆发障碍、病理性赌博或偷窃狂;如为持久和严重的易于冲动素质,则表现为破坏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,如边缘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。>>>有疑问,咨询在线医师

  4、情感不稳定:这类情况以心绪调节和强度的改变为特征。情感性障碍表现为持久和内源性心绪障碍。非常短暂与环境有关的情感波动则见于边缘型人格障碍。

  5、焦虑、抑制:在预期不愉快的后果时,出现恐惧和自主神经警戒阈值减低,往往伴有行为抑制。焦虑障碍,强迫仪式或恐惧和回避组人格障碍具有上述特征。回避组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较少。

  6、心理社会因素:众所周知,家庭养育可影响正常 人格的发展,但这些影响在不正常人格的构型上究竟起多大作用?以及不正常人格构型的本质是什么?目前仍了解不多。儿童时期的不合理教养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 展。儿童大脑有较大的可塑性,一些性格倾向经过正常的教育可以纠正,如听之任之,发展下去可出现不正常人格。家庭环境亦至关重要,凡父母不睦,经常争吵, 甚至分居或离异,会对孩子人格发展带来不良影响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影响人格正常发展的因素,粗暴凶狠,放纵溺爱和过分苛求都不利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。>>>有疑问,咨询在线医师

推荐文章